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公告 > 讲座信息 > 正文

人文社会科学学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系列讲座(二)成功举办

【来源: | 发布日期:2015-09-29 】

9月21日下午,天津大学语言科学研究中心陈鑫海老师应邀在教四楼104为学生作了题为“八思巴字研究概说”的讲座,这也是人文社会科学学部本学期举办的第二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系列专题”讲座。

陈鑫海老师首先简单描述了中国少数民族使用过的文字。中国文字的历史实际上是众多民族——包括作为多数民族的汉族,也包括其他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在历史上,许多民族用他们自己的文字记录他们的历史,表达他们的情感。这些文字,有的至今仍在我国多个少数民族中继续使用,有的则或随着民族融合而消亡、或由于其他原因而不再使用。中国北方有多个少数民族曾经创制过汉字系文字,但后来都不再使用。主要有契丹大字、女真文和西夏文;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创制的汉字系文字主要有:白文、方块壮字、方块侗字、方块布依字、老哈尼文、水书和“雷山苗文”;至于他源文字,我国少数民族采用的从文字发生学谱系上可以分为四大系统,即印度系文字、粟特系文字、阿拉伯系文字和拉丁系文字;曾经使用和仍在使用的自源拼音文字包括:契丹小字、老彝文、纳西族的哥巴文和玛丽玛萨文、傈僳族音节文字、女书和伯格理苗文。

简单做完整体介绍后,陈老师进入了今天的正题——八思巴文。八思巴字由创始人八思巴而得名,八思巴出生在蒙古灭金的后一年(1235年),窝阔台即汗位以后,把西夏故地和甘、青等藏区划给了次子阔端。阔端的大将朵儿了解到佛教在西藏社会生活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故向阔端提议选用当地宗教领袖协助蒙古,采用和平方式征服西藏,获得赞同。萨迦·班智达由于学识丰富、声望卓著,在众多教派中脱颖而出,受到阔端的瞩目。于是萨班带着八思巴和恰纳多吉同赴凉州。这为八思巴文的创立奠定了基础。之后作为国师的八思巴接当时大汗忽必烈的命令创建文字。1269年新春,八思巴向忽必烈献了八思巴字。八思巴字前后使用了约110年。期间,除了使用在官方文件、官印、牌符外,还用于货币铸造年代标志或印章,国家颁布的度量衡标准,如铜权等。

最后陈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历史出土的有八思巴字文献的图片,并就学术界中关于八思巴字的创建时间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还从两个方面解释了八思巴字被废弃的原因:内部原因是八思巴字不能完全适合任何一种语言;外部原因为社会历史原因。

有同学以韩国汉字被废弃为例对比八思巴文向老师进行了提问,他认为韩语与八思巴文的性质差不多,都是表音文字,看见文字便可念出读音的,当时的汉字也没有拼音,为什么韩文继续在使用而八思巴文却被废弃?老师对此从当时的政治体制角度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分析。

陈鑫海老师的讲座不仅让学生们初识八思巴文,还激发学生们去深入思考。任何一种文字的形成都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研究一种文字,不仅要知道怎么读,怎么写,更重要的是知晓它的形成因素形成过程、形成过程以及与其他文字之间的联系。相信大家也深有体会。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