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北京大学马真先生应邀为北语师生讲座

【来源: | 发布日期:2017-10-26 】

10月25日下午两点至四点,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对外汉语教学系列专题”讲座第四讲于教四楼103教室举办,北京大学马真先生应邀为北语师生进行了题为“树立研究意识,培养研究能力”的讲座。众多校内外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以及留学生同学都慕名前来,教室内座无虚席。

马真先生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一直从事现代汉语,特别是现代汉语虚词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她对现代汉语虚词的研究得到学术界的普遍公认,认为在研究方法上,能打破传统的虚词研究框框,另辟蹊径,富有创造性。出版《简明实用汉语语法》、《虚词》、《现代汉语虚词散论》、《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等专著近10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简明实用汉语语法》被译为法文本,《简明实用汉语语法教程》被译为日文本,并在韩国、越南出版年中文本;《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2004年出版后已成为国内外需要很多高校汉语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或重要参考书。曾多次荣获北京大学、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参与编写的《现代汉语》教材和参与的“现代汉语系列化课程的建设与实践”教学成果分别荣获国家教委教材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曾荣获2001年度北京大学桐山教育基金奖特等奖。

离开讲台多年,在这个金秋送爽的下午,马真先生带着她对做学术的满腔热忱来到北语,在三尺讲台上为莘莘学子做讲座。讲座开始,马真先生首先提出同学们要为未来打下深厚而坚实的基础,包括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和做人的基础,而本次讲座的主题则是能力问题中的一个小问题——“研究能力”。能力基础里所说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动手的能力就都属于通常所说的研究能力。马真先生表示,无论同学们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应该注意树立并增强研究意识,培养自己有一个善于研究、善于思考的头脑,培养自己的独立研究能力。而“发现问题”的能力则十分关键,因为这是我们在科学研究上能获得成果的起点。发现问题后,就需要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很需要一种能力,那就是善于比较并善于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反复思考,不断验证的能力。

接下来马真先生为大家讲述了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的方法——一方面是注意从“书本”上去发现问题,一个方面是注意从实际生活中去发现问题。而从书本上发现问题则需要坚持两条准则:不盲从、不迷信;勤于思考,多问“为什么”、“怎么样”、“行不行”等问题。随后马真先生通过为大家讲述自身对副词“也”的使用、“往往”和“常常”的不同等的研究经历,得出了只有在研究中不断思考、进一步演绎推论才会得出经得起推敲的结论并使自己养成反复思考的良好习惯这一结论。马真先生简明扼要、严谨有趣的讲解令大家受益匪浅,讲述精彩高潮处,教室里响起欢声笑语和阵阵掌声。

讲座最后,主持人澳门新葡萄新京a∨网站人文社科学部副主任施家炜对讲座进行了总结,指出本次讲座的核心重点是“树立研究意识,培养研究能力”,马真先生以自己的学术研究经历向大家生动地展示了如何在书本中和生活中、从纷繁复杂的语言事实中去寻找课题,并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何逐步深入、反复思考、不断验证。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的培养对未来的国际汉语教师至关重要,我们不仅要学会如何教,还要学会如何研究,这样才能切实解决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本次讲座中,马真先生通过丰富的实例、生动有趣的讲述向各位前来听讲座的老师、同学们传达了“有心用心,勤于思考”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关键点,只要有心用心,坚持下去,我们就会不断增强自己的研究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素养。通过精彩的讲座和有趣的实例,马真先生也向大家传达了从事学术研究其实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过程这一讯息,先生严谨的态度、可亲的语言让在场师生倍感亲切也十分尊敬,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马真先生与慕名前来听讲座的首都师范大学外国研究生合影

陆俭明先生、马真先生与北语汉研中心教授郑艳群(右2)、人文社科学部副主任施家炜(左3)、汉语国际教育专家李艾(右3),及北语在读硕士生合影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