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澳门新葡萄新京a∨网站古代汉语教研室主办的“古代典籍阅读学术沙龙”系列讲座第四讲于7月22日晚间在线上顺利举办。此次讲座由张文冠老师带来了“《训诂词汇研究漫谈——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中心》”的专题报告。
张老师的讲座立足多年来自己在训诂词汇领域的深耕,结合前期积累的两个经典实例,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两个方面为听众们做了生动的研究示范。首先是对欧阳修散佚信札中“老儿”一词词义问题的发现和考察,张老师综合展示了其在研究过程中对工具书的利用,对研究论点的搜集,对语料的查找,对异文的比勘以及对意义的排比归纳等详细的程式步骤,最终得出结论“老儿”即“老人”,指父母或者其中的一方,《汉语大词典》与之相关的义项当据以完善。
此外,报告还以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四《华手经音义》“猩猩”条训释为能言鸟的问题为切入点,通过佛经异译、名源考察、用字梳理等视角,认为佛经中表人首、能言之鸟的“猩猩”,与“狌狌”、“䲼䲼”、“生生”为同词异写,译自梵语Jivaṃ-jivaka,而中土词语表灵长兽类之“猩猩”亦可记作“生生”、“狌狌”等(典籍记载其特征是人面、能言、因酒丧身)。由此,二词出现混同认知的可能,继而出现义素移植,产生了合璧词即具有因酒丧身特征的“生生鸟”。
两个案例的考察过程擘两分星,条理细密,结论令人信服。讲座最后,张老师还从自身经验和体会出发,分享了宝贵研究心得。他指出学术研究贵在发明创新,提醒大家开卷有益,要广泛阅读各类文献,心有疑要随札记,研究起步时要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宜窄而深,继而从个案到体系,从材料到理论循序渐进。解决问题时要尽可能全面占有材料,客观呈现,不有意回避或掩盖对自己不利的材料,同时还要熟悉工具书、数据库和目录索引。
整个报告节奏紧凑,深入浅出,讲解生动,内容充实。报告结束后,张文冠老师还与梁慧婧、游帅、刘翔宇等在场师生进行了充分交流。讲座在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后圆满结束。
二十九日晚,“古代典籍阅读学术沙龙”将继续举办第五讲,该讲次将邀请四川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王长林老师为大家带来《禅宗文献语言文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的报告,讲座继续面向校内外听众开放,欢迎大家积极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