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于小植,文学博士,现任澳门新葡萄新京a∨网站教授,博士生导师,2019年起开始招收汉语言文学方向博士后。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文化传播、国际中文教育。2020年获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21年获评为北京市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优秀教师;2013年获北京市青年英才称号。现为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鲁迅研究会理事。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首席专家;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大课题首席专家。2019年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14年获教育部霍英东青年基金奖;2016年获国家发改委“十三五”规划问计求策三等奖。2020年主讲的本科课程“中国现代作家与日本”获评为首届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21年主讲的硕士课程“中国现代小说精读与文学研究的方法”获评为北京市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教育背景
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外语学院;硕士和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澳门新葡萄新京a∨网站。
工作经历
2004-2007年,吉林大学澳门新葡萄新京a∨网站,教师。
2007年至今,澳门新葡萄新京a∨网站,教师。
学术成果
(一) 论文
1.于小植:《在城市更新中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光明日报》,2022年3月2日。
2.于小植:《对外文化教材编写体例的着力点问题》,《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第32-38页。
3.于小植:《论新时代对外文化教材塑造“中国形象”的四个维度》,《黑龙江社会科学》,2022年第1期,第1-5页。
4.于小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内涵、价值指向与世界意义》,《延安大学学报》,2022年第2期。
5.于小植:《面向国际中文教育的中国文化教学内容等级大纲研制构想》,《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22年第二期,5月,39-44页。
6.于小植:《国际中文教育文化教学资源动态数据库的建设》,《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22年第2期,40-48页。
7.刘可可、于小植:《孔乙己》文本形式的功能分析,《鲁迅研究月刊》2022年第4期。
8.于小植:《对外文化教材编写的四个关键性问题》,《东吴学术》2022年第2期。
9.于小植:《从“文明冲突论”走向“文化冲和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清华大学学报》2022年第6期。
10.于小植:《面向国际中文教育的“中国文化词汇”等级大纲研制构想》,《汉语国际教育学报》第11辑,2022年7月。
11.于小植:《对外文化教材编写的思想前提与战略意义》,《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22年第5期。
12.于小植:《对外文化教材编写可为世界文明贡献的原创性中国理念》,《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9期。
13.于小植:《面向国际中文教育的“中国文化教学内容”等级大纲研制构想》,《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22年第2期。
14.于小植:《中国跨文化影响的若干维度与成功范式》,《学习与探索》(CSSCI),2021年第8期,第175-181页。《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022年第2期。
15.于小植:《“城市主体”建构及其限度——论迟子建的长篇小说<烟火漫卷>》,《文学评论》(CSSCI),2021年第6期,第155-163页。
16.于小植:《“中国形象”的他塑历程与自塑路径》,《华夏文化论坛》(CSSCI),2021年第2期,第257-268页。
17.于小植、高嘉迎:《独托幽岩展素心:鲁迅旧体诗的美学特征》,《东岳论丛》(CSSCI),,2021年第12期。
18.于小植:《中国文化自信视域下的“文化冲和说”》,《中国文化研究》,2021年冬之卷。
19.于小植《图像学视角下的《孤独者》》,《鲁迅研究月刊》(CSSCI),,2021年1月,第21-26页。
20.于小植:《回归本源的价值观建设——对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一种前提性思考》,《当代作家评论》(CSSCI),2021年第6期。
21.于小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战胜疫情的力量》,2020年4月15日《中华读书报》。
22.于小植:《打好“组合拳” 蝶变换新颜》,2020年4月29日《光明日版》红船初心特刊。
23.于小植、崔芃昊《构筑人才高地 铸造大国重器》,2020年8月2日《光明日报》。
24.于小植、雷亚平《启蒙者为被启蒙者书写第三人——鲁迅文学启蒙的三人组合机制》,《鲁迅研究月刊》(CSSCI),2020年9月,第30-38页。《新华文摘》论点摘编,2021年第2期,第165页。
25.于小植:《怎样的对外文化教材才是好教材》,2020年9月30日《光明日报》。
26.于中根、于小植:An extended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of a mobile
learning technology,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SSCI/EI),2019年3月,1-12页。影响因子1.435;
27.于小植:《汉语言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播的时代语境、现实瓶颈与未来路径》,《华夏文化论坛》(CSSCI),2019年12月。影响因子0.51.P229-237
28.于小植:沉入语言中的“冷峻”与“温情”——《孔乙己》语言特色分析,《鲁迅研究月刊》(CSSCI),2019年9月,4-11页。
29.于小植:《人世间》的情爱叙事与梁晓声的“世俗化”转向,《当代作家评论》(CSSCI),2019年9月,119-124页。影响因子0.421。
30.雷亚平、于小植:缺位者带来的意义反转——《孔乙己》的语言和态度中的现代性反讽分析,《东岳论丛》(CSSCI),2019年6期。P26-31;影响因子1.541。
31.于小植:《淹没于瞬间里的非理性碎片——对新媒体时代文化特征的反思》,发表于《学习与探索》(CSSCI),2018年第6期,149-154页。影响因子1.280。
32.于小植:《载乾坤之德,燃日月之明 ——论面向全球孔子学院的中国文化教材开发》,发表于《中国文化研究》(北大核心),2018年冬季卷,97-105页。影响因子0.318.
33.于小植、雷亚平:《启蒙旗帜下的反启蒙行动—<狂人日记>叙述形式中显现的意图谬误》,发表于《鲁迅研究月刊》(CSSCI),2017年第8期,28-34页。影响因子0.231。获教育部第八届社会科学成果奖青年成果奖。
34.于小植、雷亚平:《分裂、无力与孤独:新媒体文化对个体心理的负面影响》(核心),发表于《山东社会科学》(CSSCI),2017年第10期,61-66页。影响因子1.501。
35.于小植:《“同情”缺席与“权利”缺失——跨文化研究视野下看留学生对鲁迅的接受》,发表于《黑龙江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111-117页。
36.于小植:《关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几点思考》,发表于《中国经济时报》,2016年3月28日,《“十三五”规划问计求策优秀建言选编》收录,2016年7月,145-149页。国家十三五规划问计求策三等奖,发展改革委员会。
37.外国留学生对《阿Q正传》接受的实证研究,《世界视野中的鲁迅》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16年1月版,161-175页。
38.于小植:《论北京诗歌的地方性特征》,发表于《中国文化研究》(北大核心),2014年第2期。P189-195.影响因子0.318。
39.于小植:《留学生视域中的北京胡同意象》,发表于《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153-156页。
40.《周作人与古希腊文化的精神逻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2014年11月,928-933页。
41.于小植:《周作人文学思想的再阐释》,发表于《学术交流》,2013年第7期。P172-175,影响因子:1.77。
42.于小植:《周作人人学思想的审美逻辑、精神诉求与文化立场》,发表于《学习与探索》(CSSCI),2013年第5期。
43.于小植:《“五四”白话文运动的语言源流》,发表于《中国文化研究》(北大核心),2013年第1期。P202-207,影响因子0.318。
44.于小植:《“发现汉语”及其“天下精神”》,发表于《东北亚论坛》(CSSCI),2012年第5期,P122-129,影响因子3.068。该文于2013年3月被《新华文摘》转载;于2012年11月被《红旗文摘》转载。
45.于小植:《文化挪移、心性体验与精神重构——周作人与古希腊文化的精神逻辑》,发表于《文艺争鸣》(CSSCI),2012年第9期。P81-83。
46.于小植:《周作人文学翻译的路径选择》,发表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CSSCI),2012年第4期。影响因子1.621。P76-81。
47.于小植:《“启蒙”的淡化与反拨:周作人对功利翻译观的超越》,发表于《求是学刊》(CSSCI),2012年第3期。影响因子1.153。P127-131。
48.于小植:《周作人的文学翻译对我国译学史的贡献》,发表于《赤峰学院学报》,2012年第10期。P138-139
49.于小植:《周作人的翻译理论及其翻译实践》,发表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9期。P122-123。
50.于小植:《现代汉语对日语的受容——以<现代日本小说集>的翻译为例》,发表于《华夏文化论坛》(CSSCI),2012年7月。影响因子0.51。P186-191
51.于小植:《对外汉语教师需具有人类意识》,发表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影响因子0.135
52.于小植:《文化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发表于《汉语速成教学研究》(论文集),澳门新葡萄新京a∨网站出版社出版,2011年6月。
53.于小植:《被拉裂的生命与弥合创伤的努力——关于鲁迅心理的一种解说》,发表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P118-119。
54.于小植:《重菊轻剑——论周作人对日本文化缺乏批判意识》,发表于《鲁迅研究月刊》(CSSCI),2009年第6期。P72-77
55.于小植:《<阿Q正传>的修辞叙事及其深层寓意》,发表于《社会科学战线》(CSSCI),2009年第5期。P172-175
56.于小植:《个体文学表象与群体文学表象》,发表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CSSCI),2007年第1期。
57.于小植:《鲁迅前期作品中的目光意象》,发表于《社会科学战线》(CSSCI),2007年第1期。影响因子:0.920,P312-313
58.于小植:《论周作人的日本诗歌翻译》,发表于《东北亚论坛》(CSSCI),2007年3月。P126-129。影响因子3.068
59.于小植:《建国前后影响文学主题变化的几个因素》,发表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1期。影响因子0.135。P57-59
60.于小植:《从电影〈举起手来〉丑化日本兵形象说起》,发表于《电影文学》(CSSCI),2006年第11期。被引3次。影响因子0.223。P24-25
61.于小植:《环境与悬念的凸现——夏衍戏剧“第一幕”研究》,发表于《戏剧文学》,2006年第11期。P44-46
62.于小植:《会唱歌的木棉——漫议舒婷诗歌中的人文关怀》,发表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9月,P66-68。
63.于小植:《传承与变奏——<田园的忧郁>与<沉沦>之比较》,发表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二)专著
1.于小植:《周作人文学翻译研究》(专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14年5月。
2.于小植:《北京的多重讲述》(专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
3.于小植:《意象突围——中国文学跨文化接受研究》(专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年4月。
(三)译著
1.于小植:《惜别》(译著),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年8月。
(四)主编教材
1.主编教材:《文化密码:中国文化教程》1-2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
2.主编教材:《文化密码:中国文化教程》3-6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版。
3.参编教材:《现代文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五)项目
1.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汉语国际教育视野下的中国文化教材与数据库建设研究18JZD018”(18JZD018),负责人,已结项,2018-2021年。
2.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大课题“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与国家影响力提升研究”(19LLZD15),负责人,已结项,2019-2021年。
3.北京市社科基金决策咨询类重点项目:北京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对策研究(21JCB016),负责人,已结项。
4.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汉语传播与中国文化影响模式研究(16YYA001),负责人,已结项,2016-2019年。
5.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周作人文学翻译研究(13FZW038),负责人,已结项,2013-2014年。
6.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世纪北京文学中的底层人物研究(13WYC039),负责人,已结项。
7.北京市教委共建项目:“京味小说”中的“胡同串儿”与北京文化演进,负责人,2013年-2018年,已结项。
8.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留学生对中国文学接受的实证研究(12WYC038),负责人,已结项。
9.教育部人文社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文学作品透析与中国意象的突围(13JHQ065),负责人,已结项。
10.北京市思想政治研究中心项目: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研究(jckt2020-14),负责人,已结项。
11.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2020年度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一般项目“国际中文教育和中国文化传播融合研究”(20YHC15C),负责人,已结项,2019-2021年。
12.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百年中日文艺作品中的“鲁迅形象”研究(21BZW122),负责人,在研。
主讲课程
(一)本科
1.中国现代作家与日本
2.鲁迅精读
3.中国现代作家选讲
(二)研究生
1.中国现代小说精读与文学研究方法
2.文化传播专题研究
3.文学的跨文化影响研究